幾乎每個發(fā)達城市的街道辦領導,都為其管轄區(qū)域內的垃圾分類和濕垃圾(包括餐廚垃圾,廚余垃圾,以下統(tǒng)稱濕垃圾)處理問題,由于達不到要求“垃圾不出鎮(zhèn)“的處理目標而頭疼。面對其區(qū)域內每天必然產生的越來越多,卻不能有效分類和處理的濕垃圾,并且被上級領導問責。這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難以解決的壓力。那垃圾分類處理為什么出現這種現狀問題呢?及給出相應的建議解決方案
一,中國已經發(fā)展到生活垃圾圍城,卻無法有效消納處理的階段。
二,中國的生活垃圾,極大的污染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嚴重危害了人類健康。目前的填埋和焚燒,極高的處理成本,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糧食和地下水,并浪費了大量的能源和自然資源。讓社會發(fā)展變得不可持續(xù)。
三,只有垃圾分類和資源化處理循環(huán)回用,才是社會發(fā)展的根本方向。
四,由于目前社會發(fā)展的原因,垃圾分類的推行效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時也嚴重影響了資源化處理回用。其中最難處理的就是濕垃圾。含水量極高,連焚燒都嚴重不劃算。目前各大城市作秀式的集中處理,不但占用大量城市土地,而且收運處理成本極高,間接抵消了規(guī)模化處理效益,留下一大堆后污染問題。
五,作為寄于厚望的濕垃圾就地處理,背負“垃圾不出鎮(zhèn)“的處理重任,但由于目前缺少強制性管理標準,行業(yè)良莠不齊,導致大多難以有效的長期運營。
上述種種情況,讓各地負責的地方領導直接背鍋,脫不了干系,卻又難以找到有效的快速解決方案。
作為根本的解決方案,建議政府不再采購濕垃圾處理設備,一律由有處理能力的設備廠家(或者項目運營廠家)自行帶設備運行。政府只提出響應的合法化處理目標,以及提供最低限度的處理用地和相信的處理費用。讓運營單位自負其責。不行的自行帶設備離開。出了問題的設定響應責任追究機制。這樣才能徹底讓地方領導徹底解決背黑鍋的問題。
當然,提出的處理目標必須完整,明確,合理合法。不能為了少出處理費用,變成作秀式的預處理(固液分離,直拍下水道。),或者半處理(制作廢渣的烘干,不做真正脫鹽的有機肥原料。再多只回收有價值的廢油,卻不管廢油的去向,導致地溝油再次流向餐飲業(yè),污染食品安全),留下一大堆后患,讓其他單位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