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提倡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我國先后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條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自然保護區條例》、《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辦法》、《憲法》中關于環境保護的規定(第二十六條、第九條、第十條、滴二十二條)等法律法規來保護和改善環境。
潤道通環保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污染環境罪”, 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里將“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取消,改為了“污染環境罪”。
您了解觸犯污染環境有哪些罪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38條規定,污染環境:1檔:3年以下,2檔:3年7年;3檔:7年以上;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根據《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五項規定,實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的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嚴重污染環境” :“通過暗管、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灌注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
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的。”
污染環境犯罪行為歷來是公安機關嚴厲打擊的重點,提醒有關企業和個人,每個公民都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和義務,尤其是企業家與經營者,應嚴守法律底線,積極加大治污投入,切不能利欲熏心、心存僥幸。任何無視法律法規、逃避監管污染環境的行為,都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您了解哪些污染環境行為構成罪嗎?
一、污染環境罪構成要素
1. 具有犯罪主體身份;
2. 實施了“排放、傾倒、處置”行為;
3. 涉及的是法律規定的污染物;
4. 達到了犯罪標準。
污染環境罪構成要素
二、污染環境罪構成定律
(一)主定律
構成環境罪,必須同時污染環境罪的四個構成要素,否則,不構成污染環境罪。
(二)次定律
構成污染環境罪,犯罪主體身份一定要符合法律規定,否則不構成污染環境罪。
構成污染環境罪,當事人必須實施了“排放、傾倒、處置”行為,否則不構成污染環境罪。
構成污染環境罪,必須涉及到法律規定的污染物,否則,不構成污染環境罪。
構成污染環境罪,必須達到法律規定的區域、次數、重量、濃度等標準,否則,不構成污染環境罪。
三、污染環境罪構成要素分解有以下這些
犯罪主體 | 犯罪行為 | 污染物 | 犯罪標準 |
Y | P | 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 | 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核心區 |
Y | P | 危險廢物 | 3噸以上 |
Y | P | 含鉛、汞、鎘、鉻、砷、鉈、銻的污染物 | 超過國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3倍以上 |
Y | P | 含鎳、銅、鋅、銀、釩、錳、鈷的污染物 | 超過國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10倍以上 |
Y | P | 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 | 通過暗管、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灌注等逃避監管的方式 |
二年內曾因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受過兩次以上行政處罰 | P | 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 | |
重點排污單位 | 排放 | 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 | 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或者干擾自動監測設施 |
Y | P | W | 違法減少防治污染設施運行支出100萬元以上 |
Y | P | W | 違法所得或者致使公私財產損失30萬元以上 |
Y | P | W | 造成生態環境嚴重損害 |
Y | P | W | 致使鄉鎮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取水中斷12小時以上 |
Y | P | W | 致使基本農田、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5畝以上,其他農用地10畝以上,其他土地20畝以上基本功能喪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壞 |
Y | P | W | 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5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死亡2500株以上 |
Y | P | W | 致使30人以上中毒 |
Y | P | W | 致使3人以上輕傷、輕度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 |
Y | P | W | 致使1人以上重傷、中度殘疾或者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 |
注:為了便于閱讀理解,“一般犯罪主體”用“Y”表示,“排放、傾倒、處置”用“P”表示,“任何污染物”用“W”表示。
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倡導大家保護我們身邊的環保,不做破壞環境為利益代價的生產及公眾環境資源為恥。嚴厲監督舉報不利用環境的違法行為。潤道通環保從事污水垃圾處理,化糞池清理管道疏通等環保工程項目,與您攜手共創美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