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社會上的餐廚垃圾,俗稱泔腳。 是指居民在食品加工和消費過程中形成的廢料和剩余
廢棄物,是一種城市有機廢物。 餐廚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類食物殘余、 蔬
菜、動植物油、肉骨等;其化學成分有淀粉、纖維素、蛋白質、脂類和無機鹽;
此外還包括少量的調料劑、廢餐具、餐巾紙及牙簽等。盡管餐廚垃圾的組成、性
質和產量會隨區域和季節變化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但所有餐廚垃圾都具備如下特
點:含水率高,含固率一般小于 20%;易腐爛發臭,易滋生病菌,會造成疾病的
傳播;營養豐富,開發利用價值較大。
國內餐廚垃圾產生情況及處理現狀
餐廚垃圾的處理是全世界各個國家都普遍關注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不同的國
家和地區因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國情特點, 對餐廚垃圾的處理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差
異性,我國跟其他國家不同之處在于:據統計顯示, 2009 年全國城鎮餐飲業銷
售額約為 1.8 萬億元,如果按照一次餐飲活動的剩菜比例為 1/4 到 1/3 之間推算,
我國餐飲業每年有上千億元的銷售額變成了 “垃圾”。
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餐飲業零售額以每年 21%的速度增長,餐
廚垃圾也將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 以北京、上海為例, 北京城市垃圾中有機廢物
占 65%,其中餐廚垃圾占 39%,上海市日均餐廚垃圾產生量約為 1000~1200t。
近年來,國內一些大中型城市紛紛探索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新模式并初步形
成了北京模式、上海模式、寧波模式、西寧模式等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模式。還
有杭州、蘇州、重慶、廈門等許多城市也都推出了相應的管理辦法,并已開始著
手制定 “地溝油 ”等餐廚垃圾技術標準,而國家層面的《餐廚垃圾管理條例》也將
適時啟動。 2009 年 11 月 26 日,《餐廚廢油資源回收和深加工技術標準》編制工
作在北京工商大學化工與環境工程學院啟動, 這是中國第二個專門針對餐廚垃圾
的國家標準。此前,第一個餐廚垃圾國家標準 —《餐廚垃圾資源利用技術要求》
已經上報國務院, 它的實施將結束 “地溝油 ”回收利用無章可循的局面, 并與計劃
制定中的《國家餐廚垃圾管理條例》一起,構建起一套對餐廚垃圾無害化、再利
用和資源化的政策體系。
目前國內主要餐廚垃圾處理技術分析
(1)填埋處理技術及粉碎直排法
目前我國的餐廚垃圾集中處理大部分采用的仍然是直接填埋的處理方式, 收
運來的餐廚垃圾與其他生活垃圾混雜在一起, 直接進入填埋場進行填埋。 這種工
藝的優點是方法簡單, 運行費用低廉, 而且處理量巨大。 缺點是占用大量土地資
源,耗費大量的土地。餐廚垃圾填埋后因其含水率高,有機物含量高等特點,會
形成垃圾滲瀝液、臭氣等直接影響到地下水和大氣等自然環境,形成二次污染,
危害環境和人類的健康。 另外,餐廚垃圾直接填埋也浪費掉了垃圾中蘊含的能量,
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利用。
在當前土地資源緊缺、 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餐廚垃圾產量日
趨增高的前提下,填埋處理技術已明顯不適合我國餐廚垃圾處理的實際情況。
粉碎直排法是在餐廚垃圾發生點對其直接進行破碎、 粉碎處理,然后采用水
力沖刷,將其排入城市市政下水管網, 與城市污水合并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
集中處理。然而,粉碎直排法也有著自身的缺點,豐要是:用水量大,增加城市
供水的負擔并浪費水資源; 粉碎后的餐廚垃圾殘留在污水管道中易腐敗, 增加蚊
蠅鼠蟲的滋生并傳播疾病; 增大城市污水的產生量與處理量。 由于該處理方法技
術含量不高,有人未將其列為餐廚垃圾的處理技術。
(2)焚燒處理技術
焚燒是垃圾中的可燃物在焚燒爐中與氧進行燃燒的過程, 焚燒處理量大, 減
容性好,焚燒過程產生的熱量用來發電可以實現垃圾的能源化。 餐廚垃圾焚燒處
理技術在國內尚沒有成功應用的先例,其主要原因是餐廚垃圾含水率高達 75%
以上,餐廚垃圾水分含量高會增加焚燒處理成本。
(3)高溫好氧堆肥處理技術
高溫堆肥是在有氧的條件下, 依靠好氧微生物 (主要是好氧細菌) 的作用來
進行的。在堆肥過程中, 有機廢物中的可溶性有機物質可透過微生物的細胞壁被
微生物直接吸收, 而不溶的膠體有機物質, 先被吸附在微生物體外, 依靠微生物
分泌的胞外酶分解為可溶性的物質, 再深入細胞。 微生物通過自身的生命代謝活
動,進行分解代謝(氧化還原過程)和合成代謝(生物合成過程) ,把一部分被
吸收的有機物氧化成簡單的無機物,并釋放出微生物生長、活動所需要的能量,
把另一部分有機物轉換合成新的細胞物質, 使微生物生長繁殖, 產生更多的生物
體。
利用堆肥處理技術來處理餐廚垃圾是餐廚垃圾處理的方式之一, 其優點是工
藝簡單;產品有農用價值。缺點是對有害有機物及重金屬等的污染無法很好解決、
無害化不徹底; 處理過程不封閉, 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有機肥料質量受餐廚垃圾
成分制約很大,銷路往往不暢;堆肥處理周期較長,占地面積大,衛生條件相對
較差。
(4)飼料化處理技術
飼料化處理技術主要采用物理手段對餐廚垃圾進行高溫加熱、 烘干處理、殺
毒滅菌、除去鹽分等,可以最終生成蛋白飼料添加劑、再生水等可利用物質。
其優點是機械化程度高, 資源化程度高, 占地較小。 其缺點是難于從根本上
避免蛋白同源性問題,人們對其用作飼料的安全性、可靠性存在一定的顧慮。
(5)生物生化處理技術
微生物生化處理機處理技術是選取自然界生命活力和增殖能力強的高溫復
合微生物菌種,在生化處理設備中,對畜禽肉品、過期食品、餐廚垃圾等有機廢
棄物進行高溫高速發酵, 使各種有機物得到完全的降解和轉化, 不僅解決了各類
有機物無害化處理,減少人畜交叉感染和環境污染, 同時通過資源循環系統工程,
產出高活菌、 高能量、高蛋白的固體再生資源 ——活性微生物菌群; 這些菌群按
照不同的配方和特殊的工藝, 經過深加工制成高品質的微生物肥料菌劑或生物蛋
白飼料,應用在有機、綠色生態農業和畜禽、 水產養殖業, 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
四、餐廚垃圾處理的對策和建議
1、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餐廚垃圾收運和處理處置系統
包括配套的政策法規、獎罰制度、經濟高效的處理處置技術等。具體采取
政府牽頭、 環衛系統管理企業運作, 社區參與的運行模式, 建立起完整的餐廚垃
圾管理與處理處置體系。
2、建立餐廚垃圾處理廠,對餐廚垃圾統一收運和處理
可采用 “先試點,后推廣 ”的步驟,充分運用市場機制,不斷發展壯大餐廚
垃圾收運、處理的市場主體,完善餐廚垃圾收運、處理體系,最終形成餐廚垃圾
收運、處理系統。
3、餐廚垃圾處理處置可采用生物轉化技術
利用餐廚垃圾生產有機肥和生物肥料; 采用源頭減量化的微生物處理技術,
把餐廚垃圾分解成二氧化碳、 水和極少量的有機殘余物; 采用生化技術, 利用廢
油脂生產工業原料油脂及深加工產品; 采用高溫殺菌干燥深加工, 制成飼料和有
機肥料等,采取不同的先進有效的處理處置技術, 實現餐廚垃圾的資源化回收利
用。
4、需要解決的問題
餐廚垃圾造成的污染日益受到重視,許多城市已經制訂出針對餐廚垃圾的
管理辦法??梢灶A見,餐廚垃圾處理過程中脫鹽脫脂技術、二次污染控制技術、
減少輔料投入量、飼料安全保證技術等將是下一階段餐廚垃圾處理研究的重點問
題。
餐廚垃圾已經成為我國垃圾的主要構成, 因此需要加大對餐廚垃圾處理技術
應用與發展的研究, 不斷促進我國的餐廚垃圾朝著減量化、 無害化和資源化方向
發展。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 應當加強生物型有機餐廚垃圾消納設備的研究, 并
不斷改進和完善,并積極進行創新,以提升設備運行效率,降低運行成本,更好
的滿足各個餐飲場所對餐廚垃圾處理的需求。